|
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末年,主要创始人为张道陵(张天师),黄帝被尊为道教人文始祖,老子提出的道论构成教义哲学基础, 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末年,主要创始人为张道陵(张天师),黄帝被尊为道教人文始祖,老子提出的道论构成教义哲学基础,《道德经》成为核心经典,其源于上古自然崇拜与巫祝文化,融合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哲学、神仙方术及阴阳五行学说。 根据道教协会及相关史料统计,中国现存道教宫总数超过9000座,这些宫观涵盖全真派、正一派等不同道派,1983年国务院确定21座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其中中国四大道观为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南阳玄妙观和陕西楼观台。 1、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始建于唐,初名天长观。元初,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奉成吉思汗之诏居此,更名为长春宫。它不仅是北方道教中心,也是历代皇帝举行国家斋醮之所,享有崇高的宗教地位。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藏有明版《道藏》等珍贵文物,素有“全真第一丛林”之称,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2、山西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奉祀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因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于20世纪50年代被整体迁建至现址。其举世闻名的价值在于保存了元代大规模的精美壁画,尤其是三清殿内的《朝元图》,堪称中国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被誉为“道教壁画艺术宝库”。 3、河南玄妙观。 位于周至县终南山北麓,相传为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有“天下第一福地”之誉,建筑群依山而建,兼具历史与自然景观价值。 这四大道观不仅是道教信仰的圣地,更是集建筑、雕塑、绘画、碑刻等艺术于一身的文化瑰宝,共同构成了中国道教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