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行
  • 超然内顾:道家的精神智慧

    “性有利钝,性钝者不可坚执,宜住丛林,低下存心,与达理明心底人结缘,缘熟自然引领入道。”这句话出自金元之际全真道士王志谨所辑的《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劝导性格迟钝或容易执拗的人以谦卑与群体修持来磨心立性。它不是消极的自弃,而是一种借助环境与贤人来促成自我转化的智慧。 现代社会的节奏愈加紧张,功名利禄、财富欲望、信息洪流无时无刻不在拉扯着我们的心神。很多人感到焦虑不安,难以安顿身心。其实,古人早已洞察此理,留下了许多修身养性的智慧。道家思想尤其强调“内求”,主张从自身心性出发,而不是沉迷于外界的虚

  • 顺为凡,逆为仙,探寻道家的修炼秘密!

    张三丰祖师《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逆为仙”,是说通过逆修可以成仙。逆修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一个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法则。什么叫逆修?《性命圭旨》这样解释:“顺:心生于性,意生于心,意转为情,情生为妄。……逆:检妄回情,情返为意,摄意安心,心归性也。”意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内心的需求和客体的刺激,会不断产生种种欲念和情感活动,如果顺其发展下去,这便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要是能够经常抑制、清除内在的种种欲念和情感,让内心回归到恬淡虚无、童稚无邪的纯真本性,这便是逆修的功夫。

  • 道家功法:辟谷功、通玄功、内五行功

    辟谷功1、含义辟谷功属静养内功,旨在杀三虫而绝私欲,三虫即亡,永无思虑。辟谷亦称“断谷”、“绝谷”或“休粮”,是道家修炼的方法。即不食五谷。《史记·留候世家》:“留候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裴 集解》:“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故辟谷之法古已有之。道家认为,人体中有三虫,“一者上虫居脑宫,二者中虫居明堂,三者下虫居腹胃。”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是毒害人体的邪魔。它们在人体靠谷气而生,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谷气,那么三虫则无法生存。“三虫即亡,水无思虑,”人就可以长生不死。三虫实指一欲虫、二食虫、三虑虫。

  • 道家修炼指迷:玄牝之门,是通往大道的门径,非发心苦修不可!

    1在《道德经》第六章中有极放异彩的一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句为历代丹功家所推崇。何为玄牝之门?玄牝之门对一个练功者来讲有什么意义呢?本文对此探讨如下。在河上公的注解中,以鼻为玄、以口为牝,在这里他是以古典吐纳服气法门来讲的。后来还有上丹田为玄、下丹田为牝,元神为玄、元精为牝及真阳为玄、真阴为牝等等说法。而对河上公的注解,张紫阳早就有“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的否定语句。上述这些说法有一点是无法讲通的,即“玄牝之门”的“门”究竟何指?可见,玄

  • 初入道门的居家信士,该如何奉道修行?

    很多信众对如何在家修持都比较疑惑,毕竟有各种各样的琐事,不能像庙里的道长一样,每天都沉浸在浓浓的道教氛围里。其实,在家修持,从本质上讲和住庙道士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今天就来说说,对于在家的居家信士如何修道奉行呢? 简单来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居家信士要注意养生,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居家养生,首先就是要妥善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早上起床之后,打一套太极拳,舒展筋骨,活络气血。中午可以适当的午休。晚饭尽

共有15頁首頁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尾頁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咨询客服
- 道场咨詢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