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行
  • 道家元气论:元气是生命之源泉,是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物质基础!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自然科学

  • 道家小周天的修炼核心,内丹术静坐有哪些妙用?

    在小周天修炼中,打坐或静坐是必修课,更是修炼的核心。静坐看似简单,好像都可以入门,实则玄妙无穷,看那么多人打坐,但静坐的“真正妙处”,却没几个人能体会的到!作为小周天的修炼核心,先不说静坐为修炼者带来的诸多好处,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静坐和世俗凡事到底有哪些不同。在生活中,行世俗凡事靠的是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然而,静坐修炼却不一定全靠努力。做世俗的事,更多时候是一种有为行为;然而,小周天的静坐则会以有为转换为无为。如果说世俗的事是一种耗损,是放电行为;那么,小周天静坐修炼则是充电行为。世俗的事指向一

  • 钟吕二祖论,道家丹道之河车修炼秘法!

    吕洞宾祖师曰:所谓河车者何也?钟离权祖师曰:昔有志智人,观浮云蔽日可以取阴而作盖,观落叶浮波可以载物而作舟,观飘蓬随风往来运转而不已,退而作车。且车之为物,盖翰有天地之象,轮毂如日月之比。高道之士,取喻于车。且车行于地而转于陆,今以河车者,亦有说矣。盖人身之中,阳少阴多,言水之处甚众,车则取意于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自上而下,或后或前,驾在于八琼添之内,驱驰于四海之中,升天则上入昆仑,既济则下奔凤阙,运载元阳直入于离宫,般负真气曲归于寿府,往来九州而无暂停,巡历三田何时

  • 道家修炼经典:《伍真人丹道九篇》

    冲虚子自序曰:仙宗果位,了证长生。佛宗果位,了证无生。然而了证无生尤以了证长生为实诣,了证长生尤以了证无生为始终,所谓性命双修者也。今我述斯宗,厥意在仙宗,其佛宗不过带言而已。名曰合宗者,欲使天下后世同志,圣真知性命双修为要也。向作《天仙正理直论》九章敷陈仙理,次第详明。兹复述《仙佛合字语录》九章,一以阐明《直论》未泄之秘法,一以罄口传未悉之天机。有是录,而玄中之玄,妙中之妙炳若日星矣。得斯录者,精进修持,成仙,成佛,庶不负我度人之苦心也欤!大明万历中濬帝阁下吉王国师维摩大夫三教逸民南昌县僻邪里

  • 唐镜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本土的传统宗教,由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发展而来。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铜镜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道教文化。道家认为自然光具有无穷的能量,可以用铜镜吸收光并将其储存下来,以便在自我修行时获得力量。唐代统治者利用道教制造皇权神授的舆论,因此唐代崇道之风盛行。铜镜中常见题材仙人、高逸、五岳、月宫、八卦,以及王子乔吹笙引凤、真子飞霜等,都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侧面反映了道教对唐代社会的深刻影响。五岳真形镜唐代直径13厘米六出葵花形,山形

共有7頁首頁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尾頁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15039050201
- 咨询客服
- 道场咨詢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