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法事
  • 道教女性的大概分类

    道教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女神、女仙和女性修道者。嗣汉天师府在神像布局上凸显了道教崇尚女性、重视男女平等的道教理念。二门前的玄坛殿与法箓局呈东西对称、对等安排,东边的玄坛殿供奉的是男性仙真,而西边的法箓局供奉的则女性神仙。女性神仙有两个来源,一类是降生的,一类是修成的。降生的神仙是由神而仙,修成的神仙是由人而仙。《列仙传》和《神仙传》里的女仙,基本上是人仙,而到了《墉城集仙录》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里,就并存着人仙和神仙两类神仙了。《墉城集仙录》展现的女仙图谱是绚丽多彩的,她们成仙途径是多方

  • 道教经典 |《文昌帝君阴骘文》全文及注释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是道教的重要典籍,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 “阴骘”一词,其源盖出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护和照顾人们,这是古时比较简单的天命论思想。在《阴骘文》中,“阴骘 ”具有天人感应的含义,要求人们自已多积阴德阴功,就是说行善做好事不要到处张扬,只是阴悄悄的去做。即使个人独处而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以此为条件,文昌帝君就会暗暗保佑你,赐给你福禄寿。 文昌帝君虽然是被列入道家神仙系统里面的

  •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在哪里!

    内容导读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道教三十六洞天1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2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衮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3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4西岳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

  • 道教说的“道场”,远比现在常说常听的更高级

    道场(1)指设斋建醮为道场。《皇经集注》卷七《功德品二十八章》:“或安置道场,幡花供养,即得亡者鬼籍尽除。”注:“或安置道场,或安立布置道场,遵道法拔罪业,故曰道场。”凡诵经礼忏,建醮行道之场所,称为道场,或谓宣行道法之地。《皇经集注》卷三:“忽窥天尊胜会道场,清净第一。”注:“……会上元始赞玉帝之德,传至真之法,最上一乘,普度世间了悟,故曰道场。此胜会道场,绝无法染,虚洁妙有,是清净第一。”后世俗称坛醮为做道场。(2)称谓。指众真共会之所。《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众真降会,分灵降气而合

  • 道教正一宗坛

    道教正一宗坛主要包括龙虎山万法宗坛、茅山上清宗坛、阁皂山灵宝宗坛,其历史悠久,以下是具体介绍:- 龙虎山万法宗坛:东汉时期,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修道。晋永嘉年间,第四代天师张盛重返龙虎山,在祖天师炼丹处建立祠堂,并创建传箓坛,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箓,此为正一宗坛之始。唐玄宗时,在龙虎山设置传箓坛,武宗会昌年间,赐帑修建宫观,传箓坛被赐额为“真仙观”。宋元时期,龙虎山天师道总领三山符箓,传箓坛改名“万法宗坛”。明清时期,天师府声名远扬,万法宗坛成为正一派授箓的唯一合法坛场。- 茅山上清宗坛:东晋时期,南岳魏

共有11頁首頁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尾頁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咨询客服
- 道场咨詢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