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六亲关系 >>命理预测 >> 道家内丹术修炼中的静坐,如何坐?如何入静?
詳細內容

道家内丹术修炼中的静坐,如何坐?如何入静?

20.png

  内丹术中的静坐可以拆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静”,另一个是“坐”。

640 (7).png


  坐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稳固,不要移动,这样有助于进入静心状态。


  如何达到深沉的宁静状态,进入一种“恍惚”的境界?


  一、先谈谈坐


  中国道家内丹术在修炼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静止,做到“身不动精固”,这样更容易进入静默状态,从而炼精化气。为了使身体保持不动,通常采取双盘坐的姿势,双腿交叠,五心朝向天空。


  坐下时,要选择一个较为安静的地方,以减少干扰。


  坐的时候要面朝正南,这样可以使身体的磁场与地球的磁场保持一致,从而保持静止。我的亲身体验是在修炼内丹术静坐时,稍微偏离正南方向,无论是一度还是半度,都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偏差力。在入静状态较深时,这种偏差力会突然显现出来。如果你不去处理,偏差力会越来越强,迫使你调整身体回到正南方向。如果你试图调整,就已经影响了入静效果;而如果不调整,又会影响你的入静状态。总而言之,一旦没有面朝正南坐,就会出现偏差力,进而干扰入静。而这个干扰力通常在较深的入静状态下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始终要面朝正南坐。


  坐好后,要调整好窗户和门,避免让强风和寒风直接吹到身上,这样可以减少皮肤的触觉反应,防止寒气侵袭导致感冒。同时,穿得暖和一些可以帮助气脉运行更加顺畅,血液跟随气血流动,使身体的皮肤变得温暖,触觉也会变得更加敏感。保持暖和能够促进皮肤触觉的正常发挥。


  坐时应选择坐垫,以保持姿势稳固且能长时间坐下,避免身体过于移动。不过,要注意春秋季节不适合坐在保暖性强的垫子上,而夏季则应选择散热较好的垫子。此外,内丹术有助于增强肾功能和性欲,男性应注意睾丸的温度,避免过热,以免损伤精子。


  坐下时,要松开颈部的纽扣、腰间的裤带,去掉手表等束缚身体的物品,以免影响放松,阻碍气血的流畅运行。


  坐姿应选择双盘坐。其他坐姿无法与双盘坐的效果相比,它能使大腿、小腿和脚保持静止。真正能够做到双腿盘坐的人,通常经历了酸胀、麻木和疼痛等阶段,甚至失去了知觉。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坐的时候要“坐如钟”,意思是保持身体直立,保持身子不动,头顶向上,眼睛平视,不歪不斜,不抬头。


  沉肩是指让肩膀保持静止,处于放松的状态。


  双手做手印。在内丹术中,双手心朝上,右手伸展放在小腹前方,位于小腿之上,手心向上;左手则张开,放在右手的手心上,手心同样朝向天花板,两只大拇指相互接触。其目的是要保证双手保持静止,连同十个手指也不动。


  垂下眼帘,闭上眼睛,意味着让眼睛保持静止,不眨眼,不转动眼球,完全不去注视任何事物。


  脸上带着微笑,是让面部肌肉保持静止,固定在温和亲切的笑容上,让人一见倾心。闭嘴则是让嘴巴不动,不发声,也不吸入或排出空气。


  舌头抵住上颚,可以保持舌头静止,并且阻隔气道与口腔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吸入更多新鲜空气,同时排出一些废气。


  如果你已经理解并实践了以上内容,那么可以说你已经掌握了坐的技巧。当身体从上到下保持不动时,有助于达到静心的状态。


  二、再谈谈静,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呢


  要想深入入静,必须遵循古人的教诲“虚心”,也就是说,今天的人要消除脑海中的所有杂念。


  首先,请牢记“断、封、绝”这三个字。


  要实现外界的断绝,要选择一个类似于闭关修炼的环境,避免与亲友、功友及访客的干扰。可以关闭手机,停止所有的门铃声,远离机器的轰鸣和小贩的叫卖,以及人们活动带来的噪音……这样一来,你在练功时便能将外部干扰降到最低,利于内心的宁静。


  封,是指对感官的封闭。它使得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念都无法接触外界的感觉。拉下帘子可以遮住视线,让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从而阻止“色”的信息传入大脑。耳朵则是处于无意的状态,听到声音就听到,不把声音传递到大脑中。对于鼻子而言,古人常通过熏香的办法来抑制其他气味的干扰,而现代人则无需刻意关注(当然,如果闻到了如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务必要留意,立即停止练习并处理)。舌头抵住上颚,使其保持静止。闭嘴不说话、不进食,自然不会体验到味道,也不会将其传入大脑。


  触觉是皮肤的感觉。在练功时,由于气血流动加快,皮肤温度上升,触觉变得非常敏感。因此,练习时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在身上,这样可以减少触觉的敏感程度;穿得暖和一些,也有助于降低触觉。此外,不需要有意识地去感知触觉的信息,这样它就不会传达到大脑。至于“意”,则是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综合表现。没有意识,无法集中注意力,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舔到的以及身体触碰到的都不能传入大脑。正如俗话所说:“心不在焉,睁眼也看不到。”


  绝是指内心中绝对的思维;它意味着对大脑中各种感知(如色彩、声音、气味、触觉等)的抑制。简单来说,就是抑制大脑中大部分脑细胞的活动。尽管我们已经与外界信息隔绝,不再接收外部刺激,但大脑中先前所储存的大量信息仍会顽固地涌现出来,这就是思维活动。而这些思维中97%的内容在练功时并不需要,反而会妨碍入静,因此被称为“杂念”。那么,如何去除这些杂念呢?在内丹术中,可以通过“一念代万念”的方法来排解杂念。


  内丹术中的关键在于“一念”,应当“凝神入气穴”。在炼精化气的阶段,需专注于“意守下丹田”。当心无杂念时,意念应若有若无地守住下丹田。一旦产生杂念,就要增强对“意守下丹田”的意念,只要这一意念的强度超过杂念的强度,就能够排除杂念。


  古人有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当杂念被消除后,我们的意念会减弱,而我们依旧保持那种微弱的意念去守护下丹田。消除杂念的过程就是“绝虑”,也就是“虚心”。在这个状态下,你会感到宁静深远,进入一种恍惚的境界。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显意识在脑海中消失,感觉中没有天空、土地、他人或自我,完全没有知觉,但潜意识依然在掌控和指导我们的修炼。


  只有在达到“恍兮惚兮”的状态,即“入定”之后,才能出现“一阳生”。这时才能进行炼精化气,才能实现漏尽通,内气才能在任督脉中循环运行。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15039050201
- 咨询客服
- 道场咨詢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