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六亲关系 >>命理预测 >> 八字日干旺衰与五行取用宜忌!
詳細內容

八字日干旺衰与五行取用宜忌!

20.png

640 (6).jpg

  一、日干旺衰


  日干旺有四个方面:得令、得地、得生和得助。(得令,也可以理解为得时和得势)


  得到的指令是:当日干在月支上旺盛,并且位于长生、沐浴、冠带、临官或帝旺的位置时,便可做出相应的判断。


  得地:日干在其他地支中得到长生(须是阳日干)、禄刃(支中藏干的本气为比和劫),或者遇到墓库(阳日干碰到墓库时是有根的,阴日干则没有气,因而无根)。


  得生:日干获得四柱中的正印或偏印的生助称为得生。


  得助:如果日干与四柱中的其他天干属于同一类,那么就会遇到比肩或劫财来助力,这就是得助。


  在四柱命局中,日干的旺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阴令对日干的状态。如果日干出生在旺月,说明得令,但如果没有得到地支的生助或帮扶,克泄耗的情况会超过生助的力量,那么虽然看似旺盛,实际上却不旺。同样,如果日干出生在衰月,则会失去力量。如果生助较多且旺盛,日干则看似弱,但尚且算不上真正的弱。


  判断一个人的身旺与否,首先要看日干是否得令,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其次,在得令的基础上,如果还能得地、得生或得助其中之一,则可以确认是身旺。如果有两个条件满足,则为偏旺偏强,若三者都具备,则属于过于旺盛的状态。


  第三,如果没有禁忌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土地、子嗣或帮助的情况达到两项以上,那么就应当有足够的力量和助益,以便身势旺盛或偏旺。


  其四,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获得地、得到生或获得帮助仅占一项,但在四柱中,如果有三合局或三会局,则可能形成生身之印局,或者帮扶日主的比局,从而使得身旺。


  其五,在不得令的情况下,如果地、生命或助力强大且众多,即使占有两个方面仍然算是身旺。但如果在地支中长生、禄、刃与墓等因素占据的成分较少,那么地支中克制我、耗损我以及泄漏我力量的成分就会相应增多。


  日干处于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既不旺也不弱,因此很难判断其旺衰状态,找出用神也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判断什么样的运势更为有利了。


  在这种情况下:


  1.如果天干和五行或地支之间的相生关系对自己有帮助,那么就称为身旺;如果这些关系对自己产生克制、消耗气力或者泄气的作用,则称为身弱。


  2.地支的半合或半会可以产生身旺的五行,而相反则表示身弱。


  3.克制我、消耗我或泄露我气息的地方是弱势的(不能允许),而滋养我、支持我气息的地方则是强势的,这样才算身强;反之则不算弱。


  4.如果我的干支受到克制、消耗或泄漏,遭遇冲突、被制服、合并,或远离的话,仍然会被视为身旺;相反的情况下则被认为是身弱。


  例如,干支所生的成分数量也遵循相同的原则。如果甲日的干支力量较弱,得到地支亥、子,及天干壬、癸的生助,这就算是得到生助。然而,如果干支都能生或者仅一两个能生,那么就需要根据情况来调整其旺衰和强弱的程度。


  天干所带来的帮助程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甲日的日干较弱,可以通过其他天干如甲与乙的比肩或劫财来增强其身势。在评估是否得到帮助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数量和影响,包括合去与合来的因素,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判断身旺或身弱。


  如果有合去的情况,帮助的成分就需要减弱。例如,甲日的情况下,如果有乙与庚合成金,那不仅会减少乙木对甲身的帮助,还会产生克制木的能量,因此在评估帮助成分时,也要相应地减去这些影响。


  在庚日,其他的天干如乙与庚相合,形成金的组合。这不仅削弱了庚金日干所需的乙木,同时也转化为对庚金的支持。即使原本的帮助不多,但经过合成之后,支持的力量反而增强了。


  在掌握了身旺的判断技巧后,身弱的判断条件可以通过反向理解来掌握。准确区分身旺和身弱是推命中最关键的部分,复杂之处在于对日干以外的干支强弱、距离、生克关系以及冲合的综合判断是否到位。


  推命的技巧高低和判别事情的准确性都源于此,这也是最难教授的,既需要口头传授,也需要领悟和心灵的感悟。


  日干在十二宫中的五阳干顺位排列,五阴干则逆位排列,这种布局适用于命理推算。有些书籍否定五阴干的存在,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结论对后学者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辛金不根据五阴干的逆推来判断生旺墓绝,而是依据五行中的阳金来看待,那么辛金在巳月是长生的情况下,午月便不会显得疲弱。因为当辛金得令的力量如此强大,同时又得到印之旺生,有能力化解七杀而不受其害,那么身弱、杀旺在财年中就显得反复遭遇困扰。其实,问题在于身弱无法承担财,而生杀克制了自身,因此身弱才是其主要问题所在。


  但是,由于五阴干与五阳干的本气在临官和帝旺之时都处于旺盛状态,代表着禄与刃,因此五行的旺相在本气上是不会改变的。同时,五阴干和五阳干分别位于长生和衰弱的地位,其所在的月令也截然不同。


  在这一刻的思维偏差中,身体强弱的判断可能会出现错误,选择的用神若有误,则整个分析都会错乱。这不仅无法实现预测的吉凶,还可能造成反效果。


  二、日干五行的取用应注意的事项和禁忌


  1.对于日柱天干属木的人,要清楚分辨春季木气的强弱。当木气旺盛且水分充足时,说明木气正在繁盛,这时应适当利用金来削弱木气。如果金的量过少,可以用土来处理。相反,如果木气显得脆弱而金的力量很强,说明木气衰退,此时应用火来克制金气。如果火的力量不足,可以用木来调和。


  关于水的过盛会导致木的失衡,建议以土为主要用神,其次再用火;如果土过重,木会变得衰弱,宜以木为主,其次用水来调节。火过多则会烧毁木材,推荐以水为主用神,其次可以考虑金。


  2.日柱天干属火的人,必须清楚判断自己的火力是过于旺盛还是不足。如果火势强烈且木多,则需要用水来调和火力;如果水的力量较弱,可以借助金。相反,如果火势衰弱而水旺盛,则表示火力不足,此时应利用土来克制木;如果土的力量也不强,可以借助火。


  关于木,火势非常旺盛,最佳的用神是水来进行控制,其次是金。金元素过多会导致火被扑灭,因此应优先取用火,其次可以考虑木。若土元素过多,则火会变得不明显,因此应优先选择木,以此为主,同时再考虑水。


  3.属土的日柱天干的人,必须分辨清楚自己的土质是厚还是薄。如果土质厚重且水分较少,适合用木来通气疏土;如果木的力量不足,遇到水也能调和。如果土质轻盈且木旺盛,则属于薄土,适合用金来克木;如果金的力量过弱,则与土相遇也能起到作用。


  如果火过多,土就会被烤焦,因此应首先用水来克制火,其次再考虑金。如果水过多,土会被冲走,因此应以土为主,其次再用火。若金过多,土会变得脆弱,应优先选择火来制衡,随后使用木。


  4.日柱天干属金的人,必须清楚辨别其金的性质是钢还是软弱。如果金多且土厚,这样的金为钢,更适合用火来锻炼;如果火的力量不足,碰到木也可以。若木非常坚重而金较轻,则为软弱,此时应通过土来滋养金;如果土力量不足,遇到金也会有助益。


  如果土壤过多,金属就会被掩埋,应该优先选择木,再用水。如果水分过多,金属就会沉浸在水里,这时应选择土作为主导,其次使用火。如果火势过于强烈,金属就会受到伤害,应该优先选用水,然后再用金属。


  5.所有日柱天干属水的人,都必须准确识别自身的势能大小。如果水势旺盛且金属性强,那就是水势大,这时应该通过土来防御和控制水流;如果土力太弱,碰到火也会有影响。反之,如果水势微弱而土过于丰富,那就是水势小,此时应利用木来抑制土,但如果木的力量也不足,遇到水潮也会有问题。


  如果金的元素过多,水就会变得混浊,因此应优先使用火,其次选择木。若火的属性过于强烈,水则可能被烘烤干枯,此时应主要使用水,其次再用金。如果木的元素过多,水流会受到阻碍,应该优先选择金,其次再用土。


  三、十神旺衰的判断方法


  1.观察日干的左右影响。


  除了考虑上述条件,还需要关注日干所坐的地支,这包括日干紧邻的日支是属性扶持还是抑制,以及它的喜恶。还要查看日干的左右邻居,即月干和时干对其的喜忌。如果这些因素是喜的话,它们是旺盛还是衰弱,这将有助于确定日干所获得的益处。如果日干偏弱,也应相应调整其影响力。


  还需要观察这些邻近的喜是结合成双喜,还是被其他喜所取代,是遭受天克还是地冲,或者受到刑害。接下来,要考虑与其相距较远的其他干支对喜忌的辅助与压制,并据此进行加分或减分。如果是忌,需根据分析结果,灵活地进行加减分评估。


  2.查看其他干支的强弱状况


  年干、月干和时干根据它们在月气中的旺衰状态确定衰弱程度。接着,像分析日干一样,观察这些干在左右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干支之间的关系(喜和忌)。最后,将所有信息综合,财的旺衰、印的旺衰等情况都清楚可见,那么关于用神和用神的喜忌等方面的把握也会变得更加准确。


  3.再观察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果年干透出的财与日干形成耗身关系,而月干透出的官与日干形成抑身关系,那么财官之间是相生的关系。如果日干比较弱势,那就说明身一定很弱。


  日干的旺衰已经讲解得很详细了。接下来,财官各自的旺衰和轻重,也可以参考之前对其他干支旺衰实力的分析。财富与官星之间的关系相生,官星的实力也因此增强,而克制日干的力量则会增加分数,这就要看日干能否承受得住了。


  日干的强弱及其影响力已经明确,其他的看法也类似。日干五行的旺衰判断原理相同,可以独立进行推断,也可以相互参照。同时,十神的旺衰也有其判断方法。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15039050201
- 咨询客服
- 道场咨詢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