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功久练后会怎么样?笔者修炼胎息功的经验!

20.png

640 (9).jpg

  1


  葛洪真人说:“修炼功夫最重要的是达到胎息的境界,修仙之道也是如此。”


  《胎息经》提到:“胎儿是在伏气中形成的,而气息则来源于有胎的状态。气进入身体便是生命的开始,神离开身体则意味着死亡。要知道神和气是可以使人长生的:要牢牢守住虚无,以养护神气;神随气动,神留则气留;若想长生,就要神气凝聚。心如寂静,不起念头,自然就不会有生死的变化,若能持之以恒,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许多人都知道,胎息是一种高级的修炼,需要我们用心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付出,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然而,胎息并无法通过随便坐禅来获得。要想获得胎息,除非有导师面对面指导,否则必须自己启动,这就需要打通自身的周天,才能有启动的可能。很多人偶尔能启动胎息,但往往无法持久。如果只是侥幸启动,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那也只是“德不配位”,是毫无意义的。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面对面的、适合零基础人士的胎息修炼方法。


  只要方法得当,启动胎息其实并不困难。启动后,能够迅速进入忘我的状态,深度静心,完全不去关注呼吸,顺其自然,逐渐对外界的感知减弱,停止一般的呼吸,从而真正达到虚空大定的高级境界。


  继续坚持修炼,这种丹功状态让我进入了一个神秘而不可思议的世界。这是一种特别的境界,古人所描述的幻景和神通,多半是在这种状态下出现的,真是美妙无比。


  一旦掌握了这个方法,除了睡觉之外,可以随意走动、坐着或躺着,三个丹田都会感到气息弥漫,尤其是下丹田的感觉会更加强烈。同时,体内会有不同形态、变化多样的气流动,这就是师傅所说的内动对照。


  2


  师傅曾提到,这种修炼胎息的方法,可以反向提升心性修养,并畅通经络。胎息的修炼需要在高度安静的状态下进行,身体的感觉似乎消失无踪,毫无存在感;同时又像是被磁化的重铁,牢牢固定在某个位置,这是一种空定的反应,达到虚无的大定境界。


  胎息是一种高深的丹功,它强调气的外放和内敛,以及人和气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保持深度的静默状态。


  因此,我们需要抽出时间来练习打坐、站桩和吐纳等功夫,以巩固这些技能。


  随着不断的练习,三宝(精、气、神)逐渐充实,此时腹部生热,随着呼吸的运动,感觉到全身都有真阳在跳动。此时,心神内敛,元神占据主导,意识和气息融为一体,心中不再杂念,丹田的火焰活跃而激荡,浑身感到快意。继续练习时,口鼻之间的呼吸仿佛变得微弱,直至气息停止,胎息开始显现。体内产生种种气象,感觉自心窝到丹田之间气息升降,形成一种波动,腹腔内会发出如牛叫、爆竹声,有时嘟嘟嘟,有时沙沙沙,令人感到神秘莫测。这就是胎息的状态,进入时舌头抵住上颚,入静则是瞬息之间。接着,瞬间之间,犹如震天雷霆,全身发生振荡,这是真气在经络中力量的突变。


  具体反应因个人而异。


  在修炼过程中,常常感到头部有紧束感,面部也时常有膨胀的感觉。头顶某些部位会经历剧烈的阵痛,伴随有开窍的气感。双眼经历过像针刺一样的疼痛和冒气的感觉,但之后视力有所好转。同时,一股力量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像猪八戒那样翘起嘴唇,舌头也像蛇一样不停颤动。五脏六腑常常交替出现隐隐的疼痛和阵痛,甚至影响到经络和俞穴。环跳穴和八髎穴在真气流动时会出现环状的流动,有时还会伴随环状的疼痛。天目穴经常出现亮光、幻象和透视的现象,亮光和明亮的点也可能出现在玉枕和头部的两侧。


  上、中、下三个丹田的气息交融,蕴藏着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从丹田流向脏腑和经络,再返回丹田,流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鼓荡、冲击、弹跳、扭转和蛇形等。只有当这三个丹田同时达到交融的状态时,胎息的修炼才能进一步提升。


  此时,百会穴、印堂穴、心窝以及会阴穴之间有一股强劲的真气沿着直线上下流动,带动会阴穴产生开合和扭转的动作(疏通中脉)。


  3


  先天气和后天气的关系,让人有种常常醉酒般的感觉,特别是在这个时刻更加明显。会阴穴是任督二脉的交汇点,只有在这个穴位呈现出开合状态之前,任督周天才容易形成,此时会阴穴的收缩和紧绷感尤为明显。


  此时,已成功打通周天(舌头自然抵上腭即为任脉畅通的表现),形成真正的胎息。要想使胎息稳定且持久,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勤奋修炼,二是要增强定力。只有这样,在打通周天之后,才能够保持稳定。在修炼胎息的过程中,周天的运行是逐渐显现的,通常是在丹田的真气充盈而又安逸的修炼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打通的。


  在随后的修炼过程中,丹功状态的强度会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同时,在高峰时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这种感觉类似于性行为。许多丹功古籍将这种现象称为阴阳交融,指的就是体内真阴与真阳的交汇。


  同样,在修炼的过程中,就像之前通过玄关获得并掌握胎息一样,仍然需要重视“忘字”和“定字”的训练。利用元神作为主导,修炼神和气,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修炼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了解胎息的朋友都知道,胎息是一种高级的丹功,属于练气和炼神的修炼方法。它主要定位于返虚练神的阶段,但我们往往无法直接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只能从基础开始逐步修炼。许多人对于炼精化气和练气化神这两个阶段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实际上,这是在从命功过渡到性功的过程中,头部的气感逐渐增强,这表明修炼已经达到炼气化神的阶段。


  这种阶段的感觉在打通经络时也能体验到,因此通常是在大周天时,这种反应才表明进入了炼气化神的阶段。


  我们练习功法时,主要采用的是先修命后修性的方式。在修命的阶段,身体素质会有显著改善,随后再转向修性。在这个过程中,头部的气感会逐渐增强,下丹田的真气活动和热量也会增强,逐渐会感受到肾部仿佛在煎汤一样,阴部的松紧感会变得更明显,并会出现一些收缩等反应。


  通常情况下,命功会使头部的气感逐渐增强,同时下丹田的真气活动和热度也在加强。逐渐出现肾脏如同被煮沸的感觉,二阴之间的松紧感愈加明显,表现出一种一张一弛的状态。如果此时进行阳举,则表示时机已到。此时,若将意念集中在前阴,并有意将真气引导至下丹田,或使真气在运转周天时稍作停留于下丹田,这就构成了炼丹的机制。


  如果在练功期间分心或产生邪念,就会导致漏精和失去效果,这对修炼非常有影响。因此,保持心态的纯正非常重要。这是古人总结的经验,确实有效。笔者建议大家不要过于在意,顺其自然,注重养生即可。


  在初次练习内照功时,必须重视这一过程,以提升心性。通常在练功时出现幻觉或幻景,实际上是功力提升的表现。然而,只有通过逐步观察内景,如脊柱、脏腑和经络,并且在身体内感受到光亮和明点的流动,才能体现出功夫的深厚程度。


  一般来说,出现幻觉等现象往往会消耗精神,说明心性修为尚不够,应该加大修炼的力度,不要过于追求。


  4


  进入胎息状态后,由于通过肺部及各个窍穴和毛细孔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气息,因此采气变得非常容易。这也是修炼胎息时感觉不到饥饿的原因,因为气息充盈时不会想吃东西。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良好的练功环境,例如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那么效果会更加显著。


  因为环境的优劣对练功有显著影响,所以古人在风景优美、宁静的地方修炼是有其道理的。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采集气息,而采气的过程就是通过练功提升呼吸能力,从而储存真气。


  通常修炼胎息时,建议以躺下的姿势进行。不过,当周天打通后,更推荐通过打坐或站桩的方式进行练习。因为在站桩的过程中,身体会有各种姿态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种优美的动态功法。若能在此过程中出现颤抖并加以自我控制,便是一种很好的借助站桩修炼胎息的方法。


  关于打坐,胎息本应是在修炼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比如在打坐时,通过调节呼吸进入定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此时会自然而然地出现龟息和止息。在这种气功状态下,真气会内动,进而激发胎息的产生。


  由此可见,打坐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胎息的方式。特别是练习胎息的机制,一旦掌握后,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无为的修炼。虽然这种方式不如刻意的训练,但相较于其他修行方法,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那些比较懒散的人。


  如果要选择练功时间,最佳的时段是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没有通周天,就没有必要在子时练功,可以按照正常的工作和作息时间来安排,否则就会降低效果。


  如果你刚刚开始了解胎息,可以简单地把它看作一种类似于跑步的锻炼方式。不过,它的重点在于锻炼我们的五脏六腑、气血和经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出现返老还童的效果,肌肤看起来更年轻,细腻、红润且富有光泽。这是一种可以被动进行的锻炼方式,非常适合懒人使用!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