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寒露”习俗知多少~

20.png

今日21时16分,寒露至

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

山河无恙,岁月已秋

风萧瑟,雨繁多

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

愿寒露不寒,心里倍儿暖~ 


天高昼热夜来凉,

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

夜喝梨贝养脾肠。

——《寒露》·左河水

 

“ 寒 露 ”时节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意思就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凉,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节由凉变冷,最适宜赏菊花、吃大闸蟹。

H

A

N

L

U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丨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丨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丨寒露将结束时,百花纷纷凋零,唯有菊花不畏寒而盛放。

H

A

N


L

U

寒露天气

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南北方从气候特点上来看存在着差异。


南方: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寒露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


东北:寒露时节,东北大部分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西北: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已然是千里霜铺的冬季。

H

A

N

L

U

寒露民俗

登高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此时也是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宜人的气候尤其适合人们登高游玩。登高寓意着步步高升、高寿等。古时登高源于避祸。


观红叶

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正是这个季节的美景。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俗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吃花糕

因“高”与“糕”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因此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民俗,这一民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民俗。


秋钓边,醉江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H

A

N

L

U

物候养生

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寒露时节,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


适时添衣 足部保暖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另外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朝盐晚蜜 养阴防燥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人体水分,又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The 24 Solar Terms

寒露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

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

荧煌素彩寒。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

荷破叶犹青。


《七律寒露》

冯冶


寒凝幽径暑尘消,

又到秋霜下紫霄。
风抚丹枫添绮韵,

霜披黄菊露华韶。
田畴宿谷展丰乐,

村叟围窑庆岁饶。
欲问秋深何所寄,

诗书半卷酒三瓢。

今日·寒露


今日寒露,时已深秋

走过了生发的春,

肆意的夏天寒夜长、

风气萧索的季节到了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秋意更浓,你那变冷了吗?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