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功法:辟谷功、通玄功、内五行功

20.png

辟谷功

1、含义

辟谷功属静养内功,旨在杀三虫而绝私欲,三虫即亡,永无思虑。

辟谷亦称“断谷”、“绝谷”或“休粮”,是道家修炼的方法。即不食五谷。《史记·留候世家》:“留候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裴 集解》:“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故辟谷之法古已有之。

道家认为,人体中有三虫,“一者上虫居脑宫,二者中虫居明堂,三者下虫居腹胃。”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是毒害人体的邪魔。它们在人体靠谷气而生,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谷气,那么三虫则无法生存。“三虫即亡,水无思虑,”人就可以长生不死。

三虫实指一欲虫、二食虫、三虑虫。

辟谷功即修炼过程中不食五谷,以行气、咽元、导引等来延续生命之功法。是在自我内气充盈饱和中的自然过程。   



2、功法

(1)可采取坐、卧二式行动,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或盘坐,两手拇指、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卧时两手心朝下,两臂离开身体,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睡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口含枣核,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全身每一部位都已放得很松了,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心静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炼辟谷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

 (3)口中含枣咽津三十六次,下引至丹田。

 (4)口中含枣咽气三十六次,下引至丹田。

 (5)观想胃部之蠕动收缩;观想淡蓝色的胃气在旋转,静观静守。静静地感觉胃之淡蓝色的光团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6)沿身体前正中线,引胃气上行至-|-#-!-Chun,绕口-|-#-!-Chun一周。再沿鼻上行至囱门向内,至脑户,胃之淡蓝色光团于脑户左右各旋转三十六圈。

 (7)静观静守脑中。暗示自己开始进入辟谷态了,不食五谷了,咽元行气,静养身心,重复默念九次。

 (8)重复(3)一(7)九次,气归丹田。暗示自己开始辟谷了,静观静守,内视丹田。气沉丹田,归于宁静,坐忘。

 (9)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自己已进入辟谷态了,不再进食五谷了。慢将两手捂于小腹,咽元引律,叩齿三十六次。缓慢呼吸,平静心神。

 (10)气沉丹田。食气辟谷。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睁目平视,静坐一会儿。神光内收,起立慢行一会儿,功毕。

习练时应注意,练此功后即可辟谷停食,平日可常含枣核—枚,常咽津元。每日可食枣九枚。一般停食九天或十二天或二十四天、三十六天、八十一天、一百零八天不等,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而行。



通玄功

1、含义

通玄功屑修养内功,旨在通关开窍,洞开门户,达于前而知于后,养心修命。

通玄功在于醒脑定神,开通元神。脑与全身骨髓有密切联系,“诸骨髓皆属于脑。”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及思维记忆等,都由脑来控制。《本草纲目》强调说:“脑为元神之府。”脑是人体重要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古代气功著作中,把脑分为九宫,谓九宫皆有神灵居住,十分强调恬淡虚无,以养脑神的重要性,与祖国医学理论是相符合的。

通玄功即指在练功中将玄门即脑户打开。引阴阳入内调和,固守本原,增益智能,开发潜能,得道神通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式卧式行动,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放平分端坐椅上,如能盘坐最好。两手拇指与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于心向上放置于两腿,卧时两手心朝下,两臂离开身体,两臂自然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卧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双目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修练通玄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尽量保持安静,且不可改变身体姿势,亦不可心神外驰,思虑它事。

(3)慢慢呼吸,使呼吸尽量匀长,观想丹田,静守。

(4)观想眼前行一宝剑光芒四射。至宝剑通亮成形后,收入头内上黄庭中。

(5)头顶正上方内气及宝剑来回缓慢进退,共三十六次。观想头顶正上方头骨向两边开合,共九次。

(6)囱门至玄关处内气及宝剑来回缓慢进退,共三十六次,观想此处头骨向两边开合,共九次。

(7)观想宝剑进入丹田,化作荷花,静观静守之。

(8)重复(4)一(7)九次,后静守丹田,坐息。

(9)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缓慢呼吸,自然呼吸,心情平静,静守丹田。两手捂于小腹之丹田处,静神端坐。

(10)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一会儿,神光内收,起立慢行一会儿,功毕。

习练时应注意,行功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景象,听到任何声音,切不可欢喜或害怕,只管静静行功,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为根本方法,顺其自然,有则有,无则无。



 内五行功

1、含义

内五行功属修养内功,旨在引心火燃于肾水,既不使心头过旺,燃枯肾水,亦不使肾水熄灭心火,使其达于平和、实即水火即济。

内五行功实指在练功过程中以人身为本,顺人体自然。脾胃居于中,主升降。先升肝气于肺,再降肺气于肝,心气为火,降心火而升肾水、烧炼精、气、神,是所谓“沉者必使其升,浮者可使其降”,以自身内气运化为本意。

水火既济,指心肾相交。据《脉望》引三元会议》云;“子为六阳之首,以应冬至。故当静坐凝神,祛除万虑,—念规中,默调其息而符候之。至亥末于初,阴极阳生之时,肾中一阳之气。忽而发动,即举心念以应之,使真水真火,混而为一,谓之水火既济。”

内五行功即坎离相交,乾坤交泰,合和数术之功法。    

2、功法

 (1)可采取坐、卧二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腿平放平分,端坐椅上,最好能盘坐。两于拇指与中指相接,自然成圆弧,放置于两腿上;卧时两手心朝下,两手臂离开身体,自然成圆弧,仰卧,分腿。坐好或卧好了以后,全身就不要再动了。舌顶齿交,全身放松,双目微闭,精神内守。

(2)慢慢放松全身,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已放松。细细感觉,弛去杂念,平静心神,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已开始修炼内五行功了,全身不再动了,不受外界干扰了。要尽量保持安静,旦不可改变身体姿势,亦不可心神外地,思虑它事。

(3)慢慢呼吸,使呼吸尽量匀长,观想丹田,静守。

(4)观想肝之青气,经脾胃出左上至肺,静守。

(5)观想肺之白气,从右下至肝,静守。

(6)重复(4)一(5)九次。

(7)静守丹田。

(8)同时心之红气降,肾之玄气上,合于脾胃部成紫气,静守。

(9)观想丹田内有火在燃烧。静守。

(10)静守丹田,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慢将两手捂于小腹之丹田处。气沉丹田,静守丹田。

(11)呼吸自然,心神平静,静坐一会儿。

(12)下咽津精玉液,做狸猫洗脸式、太妃梳头式各九次。慢睁双目,平视一会儿,神光内收,慢起慢行一会儿,功毕。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