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类古代传统技艺:剪纸、皮影、泥塑、糖画、面人、灯彩、织布、刺绣、陶瓷、玉雕、木雕、篆刻、木构、彩画、造纸、印刷...文化之美

20.png

民俗技艺

微信图片_2025-09-17_000539_310.jpg

1、剪纸:北方(陕西、山西)粗犷,如山西“抓髻娃娃”;南方(江苏、广东)细腻,如广东“铜凿剪纸”。用于窗花、礼花、刺绣底样。
2、皮影戏:以兽皮(牛、驴)或纸板雕刻人物、场景,通过幕后操纵配合音乐、唱腔表演故事。

3、泥塑:以黏土为材料,通过手捏、模印、雕刻等技法塑造形态,再经阴干、彩绘等工序进行制作。

4、面人:以面粉、糯米粉为主料,通过调和、捏塑、染色等手法进行制作。
5、糖画:以熬制的麦芽糖或蔗糖为材料,通过“一勺一板”的即兴创作,塑造出平面或立体的动物、人物、文字等造型。
6、风筝:竹、纸、绢等为材料,通过扎制骨架、裱糊表面、彩绘装饰等工序,制作出可飞翔的“空中艺术品”。北京风筝以“宫廷风格”为代表,天津风筝以“软翅动态”著称,潍坊风筝以“硬翅与串式”为主。
彩灯7、灯彩:又称“花灯”,以竹、木、纸、绢等为材料,通过扎架、裱糊、彩绘、装饰等工序,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灯饰,常用于节日庆典、婚庆、寿宴等场合。北京宫灯、江苏秦淮灯彩皆为代表。

纺织技艺


8、织布:以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为原料,通过纺车纺纱、织机(腰机、提花机)织造,流程包括纺纱、络纱、整经、织造等。代表有江苏云锦、四川蜀锦、杭州织锦等。

9、刺绣:以针引丝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技法包括平针、锁绣、打籽绣等。包括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顾绣、苗绣、苏绣双面绣等。


陶瓷技艺


陶瓷技艺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从陶制品向瓷器的华丽升级。1000多年前,我们的瓷器就开始出口全世界。

10、原始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如仰韶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以红陶、灰陶为主。11、原始青瓷出现在商周时期,釉色青黄,胎质较硬,是瓷器的雏形。唐代的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烧制的宋瓷,以及元代青花瓷,清代“珐琅彩”“粉彩”等,都是瓷器的典型代表。

雕刻技艺


12、玉雕:属于玉石雕刻技艺,以和田玉、翡翠等为材,进行设计、雕刻(圆雕、浮雕、透雕)、抛光。13、木雕:以紫檀、黄花梨、樟木等为材,通过设计、雕刻、上漆或打蜡形成不同木雕作品。著名的有浙江东阳木雕(多层镂空)。
14、石雕:石雕是中国传统石材雕刻技艺,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如良渚文化玉琮),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等材质上进行雕刻和打磨。流派有福建惠安石雕、河北曲阳汉白玉雕、浙江青田石雕。

15、竹刻:以竹为纸,刻出山水、人物、书法,如上海嘉定竹刻、江苏金陵竹刻等。16、篆刻:以篆书入印,与书法、绘画并称“金石艺术”。

金属工艺


17、青铜器铸造:商周为鼎盛,以“范铸法”(陶范、石范)为主。代表器物: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18、镕金工艺:唐代兴起,将金箔或金粉镶嵌于器物表面(如唐代镕金舞马衔杯银壶),色彩华贵,工艺精湛。

19、金银器制作:唐代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刻、焊接、鎏金)、宋代“银鎏金”器皿、明清“累丝”工艺。


建筑技艺


20、木构技艺:通过榫卯结构(不用钉子,通过凹凸结合连接构件)以及斗拱,结合不同形式的屋顶结构(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形成壮丽雄伟的木构古建。
21、园林营造:通过借景、框景、漏景、抑景、对景、隔景、夹景、添景等手法,营造园林之美。
22、木构技艺和园林建造中,还会用到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以及彩画等装饰技艺。

其它传统技艺


23、传统乐器制作:古琴、琵琶、二胡等。
24、造纸:汉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载体。唐代“宣纸”,宋代“皮纸”,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造纸技艺。
25、印刷:起源于唐代雕版印刷(现存最早为868年《金刚经》),宋代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开创“活字排版”先河,后发展出木活字、铜活字等。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