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地支的五行属性,天干与人体部位的神秘对应关系!
一、干支的含义
《五行大义》指出,干支是由大挠创制的。大挠“观察五行的特性,根据星斗的变化而建立,首先创造了甲乙来代表太阳,称之为‘干’,然后创作了子丑来代表月亮,称之为‘支’。有关系于天时的事务使用太阳,有关系于地理的事务使用月亮。由于阴阳的区分,因此有了干支之名。”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关于天干字义的解释,《群书考异》提到:
甲表示拆分,意味着万物被剖析而显现;己代表出生,指万物被挤压或推出来;丙象征炳耀,意味着万物清晰可见;丁意指强壮,表示万物健全茁壮;戊则是茂盛,指万物繁荣旺盛;已代表纪实,意味着万物有形可记录;庚意指变化,表示万物的聚合与实在;辛代表新生,指万物的初始和成果;壬象征责任,意味着阳气滋养着万物;癸表示度量,指万物可以被测量和判断。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并无直接关系,而太阳的循环周期对万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十二地支的字义解析
“子”在这里指的是万物在阳气的作用下开始生长、萌芽的意思。
“丑”指的是“纽”和“系”的意思,既可以理解为可爱,也可以表示与联系有关的含义。
“寅”字的意思是移和引,指的是植物的芽稍微冒出并伸展,表示它从地面上移出来的状态。
卯的意思是冒,指的是万物从地面涌现出来。
辰意指震动,物体因震动而得以成长。
“巳”字的意思是“已”,表示万物在此时已经结束并开始新的变化。
“午”指的是事物繁盛、枝叶茂盛的状态。
“未”表示阴气已经增长,万物开始衰退,身体感觉温暖而模糊。
“申”字的意思是身,表示万物的形体已经完成。
“酉”是指“老”的意思,象征着万物在经历时间的沉淀后,达到成熟和精通的状态。
戌的意思是消亡,指的是万物终归于灭。
亥字代表核的含义,意味着万物的核心部分都坚固如核。
在大家对这些枯燥的干支汉字有了初步的字义理解后,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天干地支与季节变化以及旺衰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干支的五行属性与特性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都涉及阴阳的划分,其中分为阳干和阴干。同时,每个干支也对应着特定的五行属性,例如甲和乙属于木,丙和丁则属于火。
天干、阴阳与五行:
甲和乙都属于木元素,其中甲代表阳性,乙代表阴性。
丙和丁都属于火元素,其中丙是阳性,丁是阴性。
戊和己都是土属性,戊代表阳性,己代表阴性。
庚和辛都属于金属性,庚是阳金,辛是阴金。
壬和癸都是属于水元素,壬代表阳性,而癸则代表阴性。
四、地支的阴阳属性及五行关系
亥和子都属于水,子代表阳性,亥则代表阴性。
寅和卯都属于木元素,寅代表阳性,卯代表阴性。
巳和午都是火的代表,午是阳性,巳则是阴性。
申和酉都是金元素,其中申属阳,酉属阴。
成与未同属土,戌为阳,未为阴。
辰和丑都属于土,辰是阳性,而丑是阴性。
五、干支所对应的方位
甲乙属于东方的木,丙丁属于南方的火,戊己属于中央的土,庚辛属于西方的金,壬癸属于北方的水。
亥子代表北方的水,寅卯象征东方的木,巳午则是南方的火,申西则代表西方的金,辰戌丑未对应四季中的土。
六、干支与人体部位的对应关系
天干
甲木对应的部位包括头部、胆囊、毛发、指甲、上肢以及神经系统等。
乙木:肝脏、颈部、四肢、毛发、指甲和神经系统等。
丙火对应的小肠、肩部、眼睛以及心脏系统等。
丁火对应于心脏、眼睛以及心血管系统等。
戊土:与皮肤、肌肉、面部、胃、肋骨以及消化系统等相关。
己土:脾脏、腹部、皮肤、肌肉及消化系统等。
庚金对应的部位包括大肠、经络、骨骼、牙齿和脐部等。
辛金:肺部、呼吸系统、大腿、牙齿及经络等部位。
壬水:涉及口腔、舌头、血液、膀胱、三焦、肾脏、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癸水:与肾脏、心包、脚部、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相关。
地支
子水包括膀胱、耳道、血液、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丑土:指的是脾脏和胃部。
寅木:包括四肢、胆囊、脉搏、手脚、毛发和指甲等部分。
卯木:与肝脏、四肢、手指以及毛发等相关。
辰土:包括皮肤、肌肉、肩部、胸部、胃以及消化系统等。
已发炎:咽喉、牙齿、肛门、眼睛、心脏系统等。
午火:与眼睛、头部、心血系统等相关。
未土:包括胃、手腕、皮肤、肌肉、脾脏及消化系统等部位。
申金:大肠、经络、肺部、骨骼、呼吸系统等。
酉金:与骨骼、小肠、精血、肺及呼吸系统等相关。
戌土:包括腿部、命门、踝关节、脚、胃、皮肤和肌肉等部位。
亥水:头部、肾脏、血液、泌尿系统等。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