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易经》的占卜例子,古人真实诠释了什么叫作“法无定法”!

20.png

640 (8).jpg

  1


  《易经》虽然被视为哲学经典,但依然有许多人希望利用《易经》进行占卜。今天,我将向大家展示古人是如何进行占卜的。


  在向大家介绍古人占卜的例子之前,我想先提到,《易经》中特别强调《易》之书“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告诉我们不应过于执着于《易经》中的内容,任何东西都不能被视为绝对标准,因为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好,我们来看第一个例子,三国时期灭蜀名将邓艾。在他进攻蜀国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有流水。他将这个梦告诉了他的亲信,亲信用《易经》解卦,认为山上有水代表的是水山蹇卦,卦辞中提到“利西南”,说明往西南方向会得到好处,而“不利东北”则意味着这条路没有前途。


  他对此卦象的解读是:邓艾肯定能够攻下西南的蜀国,但无法返回东北的魏国。结果正如他所言,邓艾虽成功攻占蜀国,最终却死于四川绵竹。


  在这个占卜的例子中,没有使用卦辞和卦象,仅参考了彖辞。


  2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人给母亲占卜,得到的本卦是雷泽归妹,变卦则是泽雷随。


  他的朋友这样解读这个卦:母亲代表慈爱,五行中的木代表仁德,而震卦的五行属性为木,因此归妹卦的上卦震象征母亲,下卦兑的五行属性为金。又因为上卦震的错卦是一个旋转了180度的兑卦,兑卦的五行属性也是金,因此两个兑金会克制震木,导致生气全无。


  雷泽归妹变成泽雷随,这相当于上下卦的位置互换。先观察两个卦的上卦:震木变为兑金,表现出震木受到兑金的克制;再看下卦,兑金变为震木,意味着兑金解除对震木的克制。在四季中,秋季属于金,金在这个季节非常旺盛,能够克制木,因此木的生气减弱,最终导致灭亡,结果确实如此。


  这一卦没有使用卦辞、爻辞和彖辞,也未参考卦象,完全是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进行解读。


  3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皓通过《易经》进行卦象占卜,得到了本卦“天火同人”和变卦“山雷颐”。其谋士判断此次卦象是不吉之兆,最终吴国确实走向了灭亡。


  他是这样推断的:同人卦的下卦是离,山雷颐的下卦是震,因此离变成了震。离代表太阳,震代表东方,所以是日落在东方,而吴国正位于东方。


  同人卦的上卦是乾卦,下卦是艮卦,因此可以理解为乾卦变化为艮卦。乾代表着君王的强健,而艮则象征着停顿和山的特质,因而表现出君王的权威在艮山之下遭遇挫折的情景。


  山雷颐卦的卦辞是“自求口食”,同人卦演变为颐卦,象征着君王走出郊外自行寻求食物的场景。


  两者结合,显现出吴国即将灭亡的迹象。


  这一卦的关键在于观察卦象的变化。


  第四个例子是关于纪晓岚参加乡试的事情。他的师傅为他起了一卦,得到了泽水困卦,第三爻发生了变化。师傅认为这并不吉利,因为第三爻的爻辞为“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纪晓岚却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他的判断是因为他还未娶妻,这里的“未见其妻”意味着无人可以匹敌,表明他是第一名。而“困于石”则意指第二名的名字中包含“石”字或与“石”相关的旁字。最终的结果果然如他所料,第三个人的姓是米,米字的形状像蒺藜。


  这一卦的关键在于解读爻辞。


  各位看完这四个例子,相信大家心中都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其实,这正是我之前提到的,法律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占卜的关键在于变化。因此,世事多变,任何文字或预测的规则,都无法成为我们占卜时的标准。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