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教你4种方法,悟天命,看人生!

20.png

  

a4f1530416a13cadc010d9089023298.png

《周易》是我国古代五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辩证思想。毛先生从年轻时就开始深入阅读这本书,直至晚年。


  毛先生一生热爱研究《周易》。1918年,他与蔡和森一同来到北京,得以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潮流。然而,毛先生与蔡和森交流时,讨论的主要话题仍然是《周易》中的“道”(规律)。


  象


  《周易》中的“易”指的是象,而“象”则是形象的意思。其核心由卦象构成,卦象用来模仿外界事物的特征。任何复杂事物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层次或位置下都会展现出它的形象;比如天文、地理和人的外貌,都属于象的范畴。如果能够直接感知到事物的形象,就能进一步进行分析、理解、总结和归纳,从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易传·系辞上》中提到:“天上生成形象,地上形成形态,变化由此显现。”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形成象,飞禽和植物在大地上形成形态,变化因此得以体现。在《易经》中,象是通过卦与爻表现出来的。人们常常通过象的方法来理解事物,所谓“心随相转”,是指一个人的形象是由内心决定的。当心正时,言语也会正,五官亦会正,形象自会端正。


  数


  《易经》中提到:“君子应该遵循规范和度量,讨论德行”;《系辞上》指出:“精确的数字预测未来,这就是占卜”;而《说卦传》则提到:“古代圣人所作的《易经》,在于借助神灵的启示而生出蓍草,依赖天体和地理的变化来进行数字的计算。”这些内容彰显了《周易》通过数字来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特点。


  数是《周易》中独特的符号和数量形式;所谓数,就像是尺度和分寸。条理分明、进退有据、借势而生、顺势而为、以势力强盛,这些都体现了数的含义。《易经》的数并非只是数学的概念,数学是死板的,而易经中的数则是动态的。这个数不仅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还是一种状态和结果,成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的依据。


  理


  《易经》中的坤卦提到:“君子内心和谐,外在通达事理,处于恰当的位置上,内心之美彰显于外,四肢充沛,事业得以展现,真可谓是美的至高境界。”


  《系辞上》中提到:“简单易懂便能掌握天下的道理;掌握了天下的道理,就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理解了简约与平易的道理,就能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而一旦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能够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系辞下》中提到:“治理财务要正直,禁止民众做不义之事称为义”;那么如何维护地位呢?需要以仁德来守护;而如何吸引百姓呢?则应通过财富来实现。管理财富,端正法令,禁止百姓做恶,这就是所谓的义。


  《说卦传》提到:“应和道德,符合义理,深究事物的本质,以了解天命。”这句话的意思是,必须遵循宇宙的法则,以实现适当的治理,同时要深入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以触及命运的真谛。


  古时候,圣人创作《周易》,旨在遵循万物的本性和宇宙的规律。这里的“理”指的是对事物本质的哲学理解,与科学有着相似之处。一个人如果能依据这些道理进行推理,就能够预见未来的结果,而不必依赖占卜。


  占


  《易经》中的革卦提到“大人虎变,未占有孚”,意味着有远见的大人物如同老虎般威严地推动变革,他们无需占卜便能赢得人民的信任。《系辞上》指出:“因此君子在安静时观察卦象并品味卦辞,而在行动时则根据卦象的变化来预测未来。”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与应对方式。《系辞下》则说:“通过象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工具,通过占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向。”


  占卜是将象、数、理应用于社会生活和人生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易经》中包含许多关于吉凶的术语,这些都是占卜时使用的语言。占卜的结果可能是吉兆,也可能是凶兆,这并不是宿命论。《易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字是“如”。它表达了假设的意思,意味着如果这样,你的情况会如何,如果那样,又会如何。《易经》中的吉凶是有条件的,并且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不宜轻易下结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