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出窍前的筑基与修炼:聚集五行真气,凝炼提纯!

20.png

1752218077433.jpg

  壹


  有句话说“全身无处不藏神”,但为什么阳神的修炼和形成要在下丹田、中丹田和上丹田呢?胎息、性光、道胎和婴儿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许多人一旦阳神出窍,就达到了仙的境界。也就是说,阳神一旦脱离身体,不同的层次参差不齐,有些层次较高,有些则较低。因此,不能单凭阳神是否离体来判断一个人的境界层次。不出窍的人,其层次未必低;而出窍的人,其层次也未必高。


  学过丹功的人都明白如何发气。实际上,阳神出窍的原理就是发气,只不过是神灵结合在一起,能够发出和收回气息,就像发气和聚气炼丹一样。


  全身的每个部位都蕴藏着神秘的能量,各个部位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然而,精神思维主要集中于大脑,因此这个部位所蕴含的“神”具备思考的能力。


  其他部位的“神”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内脏与五行有关,所产生的气息各具特色。肝气与眼睛相连,其中一个作用便是“千里眼”,这种气若能发出并返回,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事物。而其他脏器的“神”功能各异,变化无常。


  从不同的部位发出气,神灵会寄托于其中。然而,要使发出的气具备思维功能,就需要从“上丹田”发气,将识神寄托在真气里,这样真气便拥有了思维能力,类似于导弹拥有了“控制器”。


  但外出的“神”是否拥有各种“神通”,取决于其他位置的“神”是否已经修炼到家。这是一个从阴神到阳神,再到成熟阳神的过程。


  贰


  再次回想阳神的修炼。


  下丹田和中丹田是修炼中积聚“神”气的关键所在。五脏六腑产生的真气通过丹田进行汇聚,经过中脉传送到上丹田,与神识相结合。就像导弹底部装有火药,而上丹田则装有控制器,最终可以通过天门进行直线发射。


  如果能量不足,神识会逐渐失去支撑而逐渐消散,尤其是在阴神出窍的情况下,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当我们沉浸其中时,意识可能会突然消失,等意识恢复时,实际上是原本发散的神意失去了依托,而重新回到身体内。


  阳神和阴神都是元神,二者的区别在于神识所寄托的能量纯度。不纯的能量容易外泄,而精纯的能量则能够与意识完美融合,形成意识的本质。这里所说的“纯度”是指能量的层次,值得深入研究。


  阳神出窍时释放的能量由五行之气组成,只有体内五行之气充分,才能寄托神灵的意志。因此,在阳神出窍之前,必须打好基础,炼制内丹,实际上就是聚集内脏中的五行真气,进行提纯和凝练。


  此外,意识想要寄托在能量中并发射出去,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能够专注精细,形成“光尘”。借助能量的推动,将光尘寄放在能量中并发射出去。这种状态属于常规意义上的出窍,涉及其他位置的神识尚未完全光化,而意识已经实现了光化。通过光化的意识,可以引导其他位置的能量进行离体修炼。


  高层次的出窍状态,实际上就是“化光”,各个部分的能量都被净化到光的层次。不管从哪里出窍,只要心念到达光的境界,就完全不受身体结构的限制,这就是还虚境界的出窍。


  因此,修炼阳神时,不要过于强求,如果条件不合适,就先不要勉强自己。可以先打好基础,增强内心的观察,让身体的各个部位能量意识化、光明化。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阳神出窍”,但一旦时机成熟,进行闭关修炼时,当阳神真正出窍时,也必定会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境界。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电话
  • 道场